「台9甲」橫貫公路 - 西坑、雙連埤林道越嶺

(Jun. 29, 2013)

 
 
 

[1, 2]

 

 
 

  「台9甲」公路北起新北市新店﹝新烏路:0K﹞,東至宜蘭市,全長 65公里,但烏來區「孝義」﹝19K﹞至員山鄉「雙連埤」﹝49K﹞至今未通車且已暫時放棄後續興建計畫;此未通車路段被稱為「台9甲線消失的 30公里」。日治時期日軍在宜蘭員山興建機場,而運輸人員、物資的隱密軍用道路,傳說就是由「西坑林道」通往員山的路線;而這條「西坑林道」翻越阿玉山與中阿玉山之間的鞍部,再銜接上「雙連埤產業道路」的路線後來就成了台9甲的預定路線。

回想起與「西坑林道」的淵源,早在 8~9年前剛接觸單車不久,在偶然的機會認識了車友﹝紙老虎、 Charlie﹞,我們便相約騎單車去「桶后林道」越嶺,當時對一個單車菜鳥來說簡直是苦不堪言,但卻打從心裡深深愛上林道越嶺的體驗。接著在這不久之後參與車隊的活動,與車友﹝Apple、排骨﹞完成單騎「西坑林道」的探路行程,從此之後便深陷在單騎林道 off-road的魅力之中,而「西坑林道越嶺」也成了心目中一個“不可能”卻又“渴望實現”的事。

隨著單騎桶后林道、霞喀羅古道、巴福越嶺、浸水營古道、哈盆越嶺﹝健行﹞及能高越嶺古道相繼完成後,回首「西坑林道越嶺」似乎只欠“東風”了;對我來說,再怎麼艱辛的路,只要人能通過,單車就一定能過,更何況「阿玉山」的越嶺登山路徑﹝非台9甲預訂路線,而是由獅坑橋到粗坑溪的登山越嶺小徑﹞還是一條熱門路線。2012 9 月份一個偶然的機會在 Mobile01單車討論板﹝註﹞看到一群熱血青年在徵召勇士要單騎西坑林道越嶺,當下馬上發文回應,也取得了聯繫;但當時的心得是:這群人雖起了東風,但還不成氣候,後來因工作忙碌,也就忘了這檔事。沒想到擱置半年後,無意間再回到論壇發現這群有為的青年竟然還在搞這件事,雖然進度“卡關”很久了,但這種執著的精神真是令人刮目相看 。

2013年 6 9日參加了單騎「雙連埤產業道路」與登「阿玉山」的活動,當時實地勘查了東段越嶺﹝登山﹞路徑,因此對於「單騎西坑林道越嶺」來說又跨進了一大步;指日可待, 但無須急著去實現。而真正重點是,在這活動的一週前,Apollo﹝整個事件的始作俑者﹞已與友人以健行的方式探勘了西坑林道後段,台9甲西段上坡路線;而橫貫台9甲全線的目標,目前唯一的缺憾就只剩越嶺過後下到溪谷﹝1225峰到粗坑溪雙溪匯流處﹞這 3.2公里的東段下坡路線了。

根據 Apollo的描述,台9甲西段上坡路線在海拔 900m 1225m之間的路跡已蕩然無存,甚至當中有大半的路線必須攀爬在陡峭的山壁上才得以前進。那麼,越嶺之後由「1225峰」到「粗坑溪」溪谷這段 3.2公里路線的狀況呢?相信在日治時期結束之後,就沒有人在維護這段路線了,甚至最近一次有規模的探勘是在民國 60年代,政府為了闢建「新北橫公路」而大致描繪出現今我們在地圖上看到的所謂的台9甲預訂路線。搜遍了所有可能的資訊來源,仍舊找不到有關東部這段路線的任何記錄或圖片,而我們僅掌握到的資訊是曾經有人在探勘水源的過程中目睹過部分林道遺跡;除此之外,還能夠驅策我們展開這個橫貫台9甲路線的動力來源,就僅剩那烙印在腦海裡的旋律 ─「如果妳是我的傳說」。


註1:
〈勇士募集中〉台9甲之西坑越嶺

 

路線:西坑林道﹝台9甲 23K﹞ → 獅坑橋 → 1225峰 → 粗坑溪雙溪匯流口 → 雙連埤林道﹝日軍秘密戰備道,溪谷路線﹞ → 台9甲 49K

 



遊記開始   \\

   
從「台9甲」0K開始

週五晚上與 Apollo約定借宿他們家一晚,習慣性加了一點班後,坐上自強號直奔台北,然後檢查裝備、討論路線後,大約 10:00pm才就寢。凌晨 3:00am與 Debra會合,連同 Amy,我們一車四個人朝新店烏來前進。穿過大街小巷,我們體驗了一個異常寧靜、很不一樣的台北之夜。由北宜公路右轉進入新烏路,我們特地睜大眼睛看清楚「台9甲 0K」的路牌;沒錯,我們今天的行程就是要從頭開始,一路貫通台9甲到 65K終點為止。


 

 4:40am我們驅車來到「西坑林道」入口﹝台9甲 23K附近﹞,帶著 Amy﹝右一﹞的祝福, Debra, Apollo & me由林道入口開啟了我們的「Kamikaze永不回頭之路」的探勘行程。
 

 

   
 

三溪匯流處之前的西坑林道,以前來過 N次,都是騎登山車進來的, 而今天是第一次用踢的進來,依舊喜歡它的老樣子。

 
 

 
 

其實我們三人昨晚都沒睡好,又得在凌晨3:00集合,踩著沉重的步伐,邊走邊擔心這樣的精神狀況要如何完成這個偉大的使命;不過大夥還是硬著頭皮,依照自己的步調,輪流在前頭為夥伴們攔截“數以萬計”大大小小的蜘蛛網。
 

 

 
   

斑駁的路邊警示牌,以前只是覺得很突兀,但此行卻覺得意義非凡;﹝體力夠的話,還真想扛一支回家做記念﹞。
 

 

   
 

這一路上不時出現一些年代已久的人工物品﹝路牌、里程碑及不知名的石塊雕刻遺蹟﹞,往往讓我們停下腳步討論一番。像這塊平坦的腹地有著岩體護欄,很可能是護管所遺址。
 

 

 
   

三溪匯流處之後的西坑林道、水簾壁及頂頂有名的「獅坑橋」;睽違年後再度遇見,內心湧現一股莫名的悸動。
 

 

   
   

經歷了無數次風災與地震,數十年來獅坑橋依舊屹立不搖地頂立在狹窄的山谷間,令人欽佩當時興建此橋樑的工法。﹝民國 60年竣工,海拔H625m
 

 

   
   

過了獅坑橋沒多久隨即來到「阿玉山」的登山口﹝拍照記錄後,繼續前進﹞,這會是未來單騎西坑林道越嶺所會走的路線。過了獅坑橋之後的西坑林道對我來說是第一次的探索。
 

 

   
 

看似在一片荒野上硬切出一條路徑來,而事實上腳下的路況是可供一台大卡車行進的林道路面;然而,大自然正慢慢地從人們手中收回她的腹地。
 

 

 
 

除了一些崩壁、溪溝與斷點外,獅坑橋之後寬廣的林道竟然可以拉出個小時以上步行距離,將 6.7公里;真是出乎我的預料,令人訝異不已。
 

 

 
 

難免的,歷經幾十年來的風災摧殘,一些當時候的便橋早已消失殆盡,過程中因此必須多次橫越溪谷。
 

 

 
 

傳說中的速限告示牌﹝極可能是西坑林道上僅存的一支﹞。
 

 

 
   

一路上除了蟲鳴鳥叫還有看到猴子外,最令人感到興奮的就是聽見無數次山羌的叫聲
 

 

   
   

當海拔拉高接近 900m之後,路況變得越來越荒野,一路上除了我們三個人外,就是無數迎面而來的蜘蛛網及毅力遠不低於我們的跟屁蟲─牛蠅。

距獅坑橋 5.9公里處途經一個上攻縣界稜線的登山口,這應該是以前參與五路會師阿玉山活動的山友所開闢的;雖經過一陣內心掙扎,最後我們決定堅守初衷,繼續沿台9甲前進。
 

 

   
   

海拔來到 900m之後﹝距離獅坑橋 6.7公里處﹞路跡完全消失,可想而知,取而代之的是吞噬掉莫大空間的大崩壁。接著只能延著陡峭山壁筆直而上,朝支脈的稜線攀爬前進 。

有趣的是﹝ㄜ...一點也不有趣,這段陡上的過程除了是體力與毅力的考驗,還是維護人類尊嚴的的大挑戰,因為再怎麼樣也要設法甩掉那隻糾纏不清的牛蠅﹞,這段僅用指南針標定方位,然後全憑本能找到有腳路與支撐點的路線前進,竟完全與台9甲預訂路線穩合。
 

 

   
   

海拔拉升到 1100m之後,支脈稜線的地勢開始趨緩,而此地迎接我們的是一根懸在山壁上的倒木,我們稱之為超豪華VIP座。大夥一股腦兒地坐上去休息,也就忘了拍照;這是休息過後準備再出發的表情。 ^_^>
 

 

   
   

﹝夥伴們,走吧!路線就在我後方。﹞就地轉個方位,接下來的路線是沿著這個支脈稜線前進,目標地是位在縣界稜線上的「1225峰」。台9甲也是迂迴在這個支脈稜線上。
 

 

   
   

經歷了方才那突如其來的好漢坡考驗後,在腎上腺素發揮作用之下,大夥宛如夢中驚醒般,一掃這一早來精神不繼的疲態。女中豪傑─Debra
 

 

   
   

整個一連串西坑林道越嶺事件﹝台9甲路線﹞的始作俑者─Apollo
 

 

   
   

看到毛毛蟲而不會尖叫的女生。
 

 

   
   

費盡千辛萬苦,我們終於抵達「1225峰」。這過程中台9甲也是迂迴在我們行進的路線附近,甚至我們會有橫越的機會;然而,在荒廢數十年後,這軍用大卡車可行進的路線早已完完全全回歸大自然了,沒有留下任何可辨認的遺跡。
 

 

   
   

不知道是不是錯覺,在休息過後準備再出發時,在1225峰附近的鞍部似乎隱約可以看到台9甲﹝日軍秘密戰備道﹞迂迴的路跡。
 

 

   

[1, 2] next >

<Home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by A-Chi.